天下雜誌第368期(2007,3月)cover story的標題是"別當直昇機父母", 文章中闡述著"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父母。他們像極了直昇機,在孩子的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p108) 他們統計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大多數在1961到1976年階段出生。 我也是在這中間出生,家中哥哥今年秋天就要上小學一年級,或許由別人看來,可能也會視我和媽媽是「直昇機父母」。此時此刻,也該是回顧及檢討哥哥這七年來學習過程。
- Nov 01 Sat 2008 03:00
火箭升空理論
- Nov 01 Sat 2008 01:55
兒子進入了撞牆期
兒子剛過六歲生日,從快滿四歲時,開始學彈鋼琴,至今彈了兩年有餘。 當時第一位老師-楊老師,剛進入台大音樂研究所就讀,這位楊老師科班出身,不僅從小一路唸音樂班,師大還是主修鋼琴,(要知道鋼琴是競爭最激烈的樂器,每個人都必須會,但膽敢主修鋼琴的,可是非常要有實力。) 我和妻很欣賞楊老師濃郁的學術氣質,不像坊間很多的鋼琴老師,花俏有餘,能力卻顯得不夠扎實。果然,兒子在楊老師的調教之下,一直彈的很有興趣。老師不只教他彈琴,樂理及聽力也有所講解與訓練。 有次我還被兒子糾正pp,p,mf,f,ff大小聲的順序。 樂理上的專用術語,也會用原文教授,這對兒子觀看Disney Channel的「小愛因斯坦」節目,有莫大的幫助。曾經我們就在節目中複習了Pianissimo (pp)與 Fortissimo (ff)。
- Oct 29 Wed 2008 03:16
假如我的情敵是超人
睽違20年之後,那個穿著緊身褲,戴著披風,胸前有個"S"的傢伙,再度在人類的天空,飛來飛去。 大概只有四、五年級生,面對這位多年不見的老友,心中會有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歷盡滄桑的感嘆。 感動的是他勾起了我們許多年輕時的回憶,能夠看到他再度大展神威,解救人類,著實不容易;感嘆的是20年來,人事變遷,物換星移,想到前一代超人的遭遇,怎不令人不勝唏噓?
- Oct 23 Thu 2008 01:11
舊辭新解兩則
各打五十大板
當遇到兩個小孩子吵架,大人在仲裁時,總會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來處理。 也就是說,大人會先對明顯錯誤的一方,提出錯誤之處;然後,為了表示大人自己公正無私,就會再找些小錯誤來告誡另一方,表示另一方也有錯,所以要兩方互相道歉,再握手言和。 純真的小孩們,也很容易順從大人的思考邏輯,只檢討反省自己的錯誤。所以過沒多久,這兩個小孩子又高高興興玩在一起,吵架的事,似乎未曾發生過。
- Oct 20 Mon 2008 01:31
兩套雋永優美的鋼琴練習小品
總覺得在所有的樂器當中,學習鋼琴是最幸福的。
鋼琴是由琴錘敲擊琴弦而發聲,每一個琴錘都有一個鍵盤上的琴鍵對應控制著,所以演奏者只要按下琴鍵,就有相對應的琴聲發出。 鋼琴的音準不必由演奏者控制,是由調音師演奏先將鋼琴的琴音調準,因此對初學者而言,很容易就得到彈琴的樂趣。 學習兩、三年後,就能夠彈奏完整的樂曲,因此學習起來會比較有成就感。 小提琴或長笛等其他管絃樂器的學生, 剛開始練習的前兩年,都是在練音準,音練準了,能夠演奏的也是單音,都要有鋼琴伴奏才算完整。 不然,技巧必須到達一定程度,才有能力無伴奏演出。 和絃、節奏、旋律是構成一首樂曲的要素。 小提琴等樂器只操控旋律與節奏; 吉他或豎琴只能操控和諧與節奏; 只有鋼琴等鍵盤樂器, 兩手就可包辦一首樂曲的全部要素,豐富了樂曲表現的內涵與層次,掌控了樂曲的完整性,也因此發展出鋼琴的演奏與練習的作品會比其他樂器的曲目來得多很多。
- Oct 14 Tue 2008 02:00
小公主, 生日快樂!
前言
今天是我們家小公主五歲的生日,想到她剛出生時,媽媽在清晨感覺到陣痛漸漸開始,當時只有媽媽、哥哥與我三人在家。 如果哥哥跟我們到醫院,勢必會考驗哥哥的耐心與增加我的負擔。 於是媽媽就告訴還在肚子裏的女兒,要等哥哥上學後再出生。 沒想到貼心的妹妹真的在哥哥上學後不久,就迫不急待地向人世報到。 這些日子以來,妹妹的個性真的是那麼的體貼與善解人意,所以無論是在家裡, 或是學校, 都很受歡迎。
- Oct 14 Tue 2008 01:43
信任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不知為何,在國中時期讀到這篇課文之後,就一直深植在腦海中,或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我行為處世的準則。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有一個人丟掉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偷的,於是就暗中觀察。 觀察他走路的樣子, 嗯! 像個偷斧頭的人; 查閱他臉上的神情,嗯! 像個偷斧頭的人; 聽他說話的口氣語調,嗯! 像個偷斧頭的人; 所有的動作態度,一舉一動,沒有一個行為不像不是偷斧頭的人。 幾天後,這位遺失斧頭的人,在山谷中挖掘土壤時找到了這把斧頭,之後再遇見這位鄰家的小孩,發現他的動作態度,沒有一個行為像是偷斧頭的人。
- Oct 02 Thu 2008 17:00
Cadenza與管理
聆聽協奏曲(Concerto)最大的期待就是聽聽看這次演奏的裝飾奏(Cadenza)是否有所不同。
不論是Piano Concerto或是Violin Concerto,在第一及第三樂章結束前,作曲家都會留一段空白,讓主奏樂器做一段即興或炫技的演出,而此時擔任協奏的管弦樂團,也完全是鴉雀無聲,全神貫注地注意主奏樂器結束的時刻,等待指揮的手勢一下,然後再一起做一個轟轟烈烈的結尾,完成一個樂章。 這一段的即興的表演,就叫做Cadenza。 在十七, 八世紀時代,作曲家本身可能就是樂器演奏家,所以他們在舞台表演時,是有能力做即興的演出,可能每次演奏同一樂曲的Cadenza都會有些許的不同。
- Sep 28 Sun 2008 18:26
好書推薦: 指揮家與總裁
很早就從文章上讀到,當SONY與PHILIPS共同開發數位音樂CD(Compact Disk)時,對於CD的長度是採納了指揮大師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的建言,認為一片CD的容量應該必須能夠完整演奏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從此,CD的長度就被制定為每張75分鐘;而當卡拉揚大師在晚年時,數位影音發展也剛發展成熟,為了讓自己的音樂能夠永遠流傳後世,便大量錄製了許多音樂會影片,而這些影片竟然都由日本的SONY製作發行。 在古典唱片界,SONY尚屬於後生晚輩,卻能得大師的青睞,不禁讓人感到好奇。 直到讀了這本自傳「指揮家與總裁」,才知道這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大賀典雄先生。
- Sep 28 Sun 2008 16:52
騙女生的音樂
在國外求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是古典音樂迷,也是音響發燒友,發燒程度不可謂不輕,一到佛羅里達安頓下來,發現這個大學城買不到專業的音響,於是請家人從台灣把他的擴大機寄過來。過沒多久,趁著當時還是女朋友身分的老婆回台灣之際,開了五個小時的車程到勞德岱堡 (Fort Lauderdale, FL),花了三天精挑細選買了一對Magepan靜電式的喇叭回來。由於我們住的公寓都是舖地毯,建材都是木頭搭建,客廳又都是長方形,非常適合當音響室,因此在他家裡聽音樂,成了我當時課餘時最大的享受。記得有一次音響播放出馬斯奈的"泰旖絲冥想曲",就轉過頭來對我說:「這是騙女生的音樂。」聽得我不禁發出會心的一笑,從此一聽這首曲子,就想到這位久未連絡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