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過六歲生日,從快滿四歲時,開始學彈鋼琴,至今彈了兩年有餘。 當時第一位老師-楊老師,剛進入台大音樂研究所就讀,這位楊老師科班出身,不僅從小一路唸音樂班,師大還是主修鋼琴,(要知道鋼琴是競爭最激烈的樂器,每個人都必須會,但膽敢主修鋼琴的,可是非常要有實力。) 我和妻很欣賞楊老師濃郁的學術氣質,不像坊間很多的鋼琴老師,花俏有餘,能力卻顯得不夠扎實。果然,兒子在楊老師的調教之下,一直彈的很有興趣。老師不只教他彈琴,樂理及聽力也有所講解與訓練。 有次我還被兒子糾正pp,p,mf,f,ff大小聲的順序。 樂理上的專用術語,也會用原文教授,這對兒子觀看Disney Channel的「小愛因斯坦」節目,有莫大的幫助。曾經我們就在節目中複習了Pianissimo (pp)與 Fortissimo (ff)。
今年八月楊老師畢業,必須回到南部教書,我們也必須重新找老師,幾位鋼琴老師來試教,大部分都誇讚兒子彈得很好,老師把他教得很好,唯一例外就是一位來自某交響樂團,演奏低音大提琴的李老師,明確指出兒子彈奏時用力的方式不正確,可能是太小就開始練琴的緣故,手指頭力道不足,以致於不知不覺用上了肩膀的力氣,當場就教了一套練習手指的運動,不須在鋼琴上就可練。這位李老師的見解,可說有如醍醐灌頂般,讓我們有頓悟的歡喜,其實楊老師和我們都知道兒子彈琴的缺點,但卻不知如何改進,只能耳提面命地一再的提醒,但李老師提出了改善之道,當下就決定請李老師教導。
上週五應該是兒子上李老師的第八節課吧,他在老師面哭鬧了20分鐘還不肯上課,直嚷嚷說上課好無聊,不想再學了。I hate piano. 這下子可真尷尬了,還好李老師經驗豐富,知道兒子遇到瓶頸,與媽媽一起好言相勸,連哄帶騙,再加上威脅利誘,終於騙上鋼琴前,又上了一節課。
兒子說得沒錯,上課很無聊,練琴很無聊,可是練基本功怎麼會有趣?以前楊老師知道他年紀小,那時以培養興趣為主,不敢要求太多,怕傷了他幼小的學習心以及手指,從此害怕彈琴。 再加上初學的曲子也都短短的,所以隨時都有新的曲子練,感覺就很新鮮。 但是現在李老師可沒這麼容易放過他,現階段以導正他的姿勢為主,剛開始要他做一些訓練手指力道的練習,然後每一首練習曲都要求很完美,手指該維持多高,何時手指要抬起來準備,到哪一個音時手指要張開等著,這個音不要太長,那個音要輕一點,「佈爾格彌勒25首練習曲」(BURGMULLER ETUDEN)第四首「小孩兒的集會」(Petite Reunion)已經練了一個月,這在之前是不曾有過的。 而且不止這一首,他已經整整一個月只練三個曲子,除了這首較長,其他兩首都短短的。照以往經驗他應該駕輕就熟,事實上卻叫苦連天,因為每次要求的重點都不太一樣,每個重點都是他不曾被要求過的。
其實我和妻的觀察發覺,雖然只是與李老師學習了兩個月,兒子已經有很大的進步,。對彈奏樂曲的完成度比之前高出許多,不會有斷斷續續的感覺; 觸鍵也不再僵硬。忽然了解原來這些要求他都做得到,只不過不曉得這段撞牆期會維持多久? 老師和我們都認為只要他能熬得過去,成績會更加突飛猛進。
加油吧! 兒子。
(原發表日期: 2006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