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奏曲(Variation),根據王沛綸先生於1968年所編著的"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Music"上的解釋:「這是一種連章形態的樂曲,是以一主題為藍本,或變其和聲,或變其拍子,或變其音階,或將主題加以變化和分割,作成許多同調或曲趣不同之小樂章,標明"奏變一","奏變二"......等數目連串而成。」 因為同樣的主題旋律,藉由不同的樂器演奏,或由不同的節奏速度,重複的演奏,很容易就能欣賞到作曲家的巧思。所以變奏曲通常是非常容易讓人印像深刻且容易接受的一種曲式。
史上最具功效的變奏曲,則非巴哈(J.S. BACH)的"郭德堡變奏曲"(The Golderg Variations)莫屬。 所謂最具功效,因為這是一首為幫助睡眠而作的樂曲。 郭德堡是巴哈的弟子,因為他的雇主Keyserling伯爵深受失眠之苦,所以請求巴哈作曲,郭德堡在另一間房彈奏,幫助伯爵入眠。這原本是二層大鍵琴所演奏樂曲,共30段變奏,在加拿大籍的怪傑顧爾德(Glenn Gould, 1932-1982)出神入化的演奏下,更加廣為人知。 如果有失眠無法入睡的夜晚,不妨聽聽這首樂曲,不過可別聽鋼琴的版本,原版大鍵琴演奏應該更適合助眠。
最被廣為人知的變奏曲,相信只要是人就曾聽過,因為各國語言都會為這首兒歌填上歌詞。英文版還有"Ba Ba Black Sheep" 與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兩種歌詞。那就是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 K.265)。這是莫札特在巴黎時,根據法國歌謠"媽媽請聽我說"所編寫成。主旋律很簡單,只要一根手指就彈得出來,然而要把這完整的12段變奏彈完,則非要有四、五年練琴的功力不可。 聽完這首變奏曲,不禁就會讚嘆,這就是Mozart,就只有Mozart有辦法讓這麼簡單的音符,轉化成巂永的旋律而百聽不厭。
如果要選出作曲家最喜歡改編的主題旋律,帕格尼尼(Paganini)小提琴的第24首隨想曲,應該會雀屏中選。當年帕格尼尼以驚人的超炫技巧稱霸樂壇,不但使許多小提琴家恨的牙癢癢的,也使得當代的鋼琴家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 李斯特(F. Liszt)就發願要做鋼琴界的Paganini.。 果然李斯特的鋼琴作品也是以艱澀炫技聞名而世,"Six Grand Etudes After Paganini"是李斯特根據六段Paganini的作品所改編的鋼琴練習曲。 其中第三首就是著名的"鐘"練習曲(La Campanella),改編自帕氏的Violin Concerto No.2的第三樂章,而第六首"Quasi Presto",則來自帕氏第24首隨想曲。
悶騷的布拉姆斯(J. Brahms)可說是變奏曲的專家,早年所著作許多鋼琴作品,都是採用變奏曲的曲式,當然也不會放過這首隨想曲。 針對這第24首隨想曲的主題旋律,他老兄可是卯起來寫,洋洋灑灑寫的兩組(Book 1 & Book 2)各14段的變奏。這樣就結束的嗎? 還沒有。到了二十世紀,拉赫曼尼諾夫(S. Rachmaninoff, 1873-1943)再接再厲又寫了24段的變奏,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拉氏的這首狂想曲已經不是單純的鋼琴作品,而是管絃樂團與鋼琴的作品,整首樂曲大開大闔,氣度恢弘,跳脫了單一樂器演奏的只為炫技的表現,成為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偉大作品,可說是此段主題旋律的極致表現。第18段變奏聽起來十分「似曾相識」? 是阿,當年的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也是讓這段旋律聲名大噪的原因。 只是每次聽到這段就覺得作曲者未免也太會「牽托」,這段哀怨動人的旋律與主題有何關聯? 也難怪稱之為狂想曲(此段變奏在調性上還是有其相關聯處)。 其實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隨想曲,本身就是一首變奏曲,由主題與11段變奏及終樂章所組成,如今再加上這麼多位作曲家的加持,可算是「三千寵愛在一身」。 這段旋律所衍生出的所有變奏曲,還有個共同點,就是不論是小提琴拉的,還是鋼琴彈的,技巧都很難,演奏起來都會要人命。或許"似曾相識"這一段要放在第18段,可能是要讓演奏者喘一口氣,才有力氣完成全曲吧。
除此之外,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變奏曲」(Rokoko-Variationen, Op.33),貝多芬根據「魔笛」(Die Zauberflote)片段的旋律寫成兩首變奏曲,Op.66有12段,Op.46有7段變奏,這些都是大提琴的作品,都非常有趣且平易近人。還有一些作品雖不以變奏曲為名,但是是採取變奏曲的型式,如最新的結婚進行曲:帕海貝爾(J. Pachelbel)的"卡農"(Canon),莫札特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Piano Sonata in A major, K331) 也都是常聽得到的Variation。 對作曲家,演奏家,及聆聽者而言,變奏曲可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入門練習。
(原發表日期: 2007年1月18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