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座落於南京東路與敦化北路的廣告大樓,終於要拆了。這幢大樓是當年921地震所造成的危樓,裡頭的辦公室已經被強制遷離,但是,行銷創意人就會想到利用它廣大的外牆以及高度的曝光率,當成一個發表創意的舞台。從第一個廣告作品開始:福特的ESCAPE,之後是荷蘭銀行梵谷的畫,樂透的「曉玲,請嫁給我吧」、Jonny Walker的"Keep Going"、VISA、DHL的廣告......,(憑印象所及列出)、到現在的Sony Ericsson,都緊緊吸引過路人的目光,也成為人們話題的焦點。我的辦公室就在它隔壁幢,每天上班途中望著它,都會感受到行銷人的創意,以及敬佩他們能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具體落實。那天有土木技師公會的人員來為我們辦公室外牆拍照,才得知這幢危樓即將拆除,拍照存證以防糾紛,心中似乎為行銷創意人失去一個舞台,而有一絲絲的惆悵。

     就古典音樂的演奏(唱)會而言,創意似乎是毋須考慮的因素。因為賣座與否,有90%取決於演奏家與演奏的曲目。雖說演奏的樂曲可能是兩三百年前就已經譜寫完成,但最大的差異但也最吸引人的部分,在於每位演奏家的詮釋方式不盡相同,就賦予同一樂曲有不同的風貌。所以演奏家成為主宰音樂會的靈魂人物,負責主辦的經紀公司能對音樂會的演出內容,參與置喙的程度幾乎是零,充其量只是提供場地及宣傳賣票上才有著墨的空間。

     話雖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令人驚艷的音樂會出現,讓人一新耳目。199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請來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會,行銷企劃的能力,就很有創意。當時帕華洛帝( Luciano Pavarotti)、多明哥(Placido Domingo)、卡瑞拉斯(Jose Carreras)與指揮祖賓梅塔(Zubin Mehta)還在顛峰時期,所以請他們一起演出不僅票房號召力十足,而且也突顯了世界盃足球人人瘋狂的魅力。況且在「輸人不輸陣」的壓力之下,三位男高音也分別拿出看家本領,演唱其拿手的曲目,尤其是最後一首三人的合唱曲及兩首安可曲,三人既合唱也互相飆歌,讓台下聽眾聽的很過癮。而且當天天公作美,戶外天氣良好,沒有下雨,連月亮都看得很清楚。演出場地是在羅馬的Terme di Caracalla,古色古香的建築,讓這些音符的甜味,更加了三分。我常認為這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音樂會。

     2003年7月22日在瑞士的西南部的韋爾比亞(Verbier)山上,所舉辦的一場音樂會,就顯得更創意十足。幸運的是這場音樂會有發行DVD,讓廣大無法參與的人,也有機會一窺其精采奧妙之處,DVD的標題是"PIANO EXTRAVAGANZA"。副標題是"THE VERBIER FESTIVAL & ACADEMY 10TH ANNIVERSARY"。 Extravaganza是狂妄,奢侈,傲氣的作品或行為。知道它有多奢侈嗎? 它找來了10位當代最頂尖最活躍的鋼琴家一起演出,包括:瑪莎 阿格利希(Martha Argerich)、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紀新(Evgeny Kissin)、詹姆士 李汶(James Levine) ,以及華裔青年鋼琴家郎朗(Lang Lang)等。不僅如此,還找來了13位足以匹配的弦樂獨奏家,組成了臨時的「生日慶典室內樂團」(Birthday Festival Orchestra)。這些弦樂家由小提琴家基東 克雷曼(Gidon Kremer)領軍,韓國裔的張莎拉(Sarah Chang)、列賓( Vadim Repin),中提琴家有日本裔的今井信子(Nobuko Imai)、大提琴家有喜歡穿三宅一生衣服的麥斯基(Mischa Maisky),以及Double bass桑多士(Patrick De Los Santos)等等。光看這一串的名單,就足以讓愛樂人口水流滿地。這些獨奏家都是各方一霸,來到這山上,可真有點像"華山論劍"。只不過他們不是來比試較量的,而是來一起玩音樂的。

     原來這位夠份量,廣發英雄帖的武林盟主是馬丁 安格斯壯(Martin T:son Engstroem)。十年前在Verbier山上創立了韋爾比亞音樂學院,為世界各地的音樂新秀,提供一個與音樂大師學習、交流並發表演出的場所。 這些演出人十年來常受邀在這裡開設大師班。2003年剛好是這個音樂學院成立十週年,也是安格斯壯的50歲生日,所以就邀請了老、中、青當代的獨奏家共聚一堂,表演一場別出心裁的紀念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可不像三大男高音那樣輪流上台表演,而是一起演奏,所以上半場的曲目就很少能在音樂會演出的,包括四首連彈,雙鋼琴八首聯彈,甚至還有四部鋼琴的協奏曲。平常在舞台上能夠看到兩部鋼琴,就已經很了不起。這場音樂會不僅有四部鋼琴一起演奏,最大的創意,就在於下半場,有八部鋼琴一起演奏羅西尼的「賽米拉密德序曲」、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飛行」,以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等。要讓八部鋼琴一起演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首先,要找到八台音色音質一模一樣的鋼琴,就是一大難事。也算是因緣際會,該年剛好也是史坦威鋼琴成立150週年。於是史坦威就慷慨的贊助了八台同一型號的演奏型鋼琴。有了鋼琴之後,要容納這些鋼琴的場地可要不小,一般演奏廳的舞台絕對放不下去,所以就借了一所體育館練習。鋼琴有了,場地及演奏的人也決定了,那演奏的樂譜呢? 已經作古的作曲家們可不曾為八部鋼琴,16手聯彈,譜寫過樂曲。所以主辦單位只好特別請人將已經選定好的樂曲改編成"鋼琴八部"。獨奏家們才有譜有琴可以表演。可見主辦單位的行銷、企劃與執行能力,主宰著整場音樂會的演出,成為了靈魂人物,而演奏家們只是負責彈奏而已。對演奏家們來說,也是從沒有過的經驗。根據詹姆士 李汶的說法,他們八個人是聽不到自己彈奏的音符,完全是照樂譜彈奏,再加上領導者的肢體語言,來達到樂曲的整齊劃一。所以台上的表演者玩的很高興,台下也聽得很新鮮過癮,賓主盡歡。最後,又是一個SURPRISE,由芭拉拉韓翠克絲獻唱「生日快樂」,圓滿結束這場音樂會。

     一國之正副元首,有不撘同一班飛機的不成文慣例,看完這場音樂會,精采讚嘆之餘,忽然想到,這麼多當紅的音樂家,齊聚一堂,是不是也危險了點?


(原發表日期: 2006年8月30日)

Piano Extravaganza.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