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式滑冰(figure ice skating)比賽都會有兩項評分, 一是技巧性,一是藝術性,這兩項份數加起來的總分最高,就是冠軍。 技巧性是指選手能跳得多高,在空中能轉多少圈,旋轉的組合有多複雜;音樂性則是指肢體動作是否能像舞蹈般的優美,是否能感動人。 可以預測的 年紀輕的選手,總以技巧取勝;年紀略長,則以藝術性見長。  

音樂比賽的評分標準,也是包含了技巧性與音樂性兩項因素,只不過不像滑冰比賽可以分得這麼清楚,因為技巧藏在音樂性裡,音樂性需要靠技巧來呈現,兩者「妳泥中有我,我泥中有妳」,很難分得一清二楚,所以音樂比賽的成績不會明確告知技巧多少分,音樂性多少分。也因此音樂比賽總會招受不公平、不客觀的爭議。 這倒也無可厚非,藝術本來就是主觀的感受。 這也是花式滑冰會偏向運動項目,而樂器演奏則屬於藝術範疇的原因。

(阿格麗希可不是到年紀大了才練到這種速度, 在年輕時就可以做得到了.)

何謂「技巧」? 簡單的說,就是彈得比較快,彈得比較清楚,彈得沒有錯誤。 通常在比賽時,同樣的曲目(尤其是指定曲),速度總是會彈得儘可能的快,表示技巧比其他的參賽者好,分數會比較高些。 技巧怎麼來的? 除了坐在鋼琴面前,一個音一個音練來的之外,別無他法。 手指在琴鍵上飛舞的時間越多,練得有效率,循序漸進,技巧一定越好。

何謂音樂性? 簡單的說,就是彈得有趣(interesting),彈得令人感動(impressible),彈得寓意深遠(profound)。 音樂性就像是廚房的香料,能使一道平淡無奇的食物,變成美味可口的佳餚;又像是時尚彩粧師,能使一張素顏的臉孔,變得更光彩動人。 對初學者來說,音樂性是直覺,未經思考的反射動作。 「我就是認為該這樣彈,沒有別的理由。」,最明顯的音樂性表現就是彈出來有沒有大小聲,有沒有斷句。 再進一步深究,音樂性是思考,是分析,是所有感官的心得反映,總而言之,就是詮釋樂曲的方式。 音樂性怎麼來的? 分析樂譜的調性,表情符號,作曲手法是基本的,除此之外,還要閱讀作曲者的生平事蹟,了解其個性,甚至也要彈奏其他的作品,累積作曲者特有的語彙,(vocabularies,套用張俊彥老師的用語),才可能對正在練習的樂曲有全面性的了解。 音樂性還與彈奏者的生活觸角,生活態度息息相關,觸角越廣,心得越豐富,反映在彈奏的樂曲上,就越有層次,越有內涵。

(不過就才這麼幾個音, 單手就可以彈得出來. 可是普雷特涅夫彈出來就是這麼感人, 每個音就這麼
到位的恰到好處, 不敢相信他還要分心指揮樂團, 這就是普雷特涅夫, 這就是莫札特.)

技巧可以說是生理的,外在的表現。 生理就跟身體發育,年齡有關。年輕時彈不出的技巧、速度,年紀大了也一定彈不出來。在一定年紀之後,技巧只能維持不墬,而不能再精進。 傅聰大師彈奏的蕭邦、莫札特的作品,在樂壇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卻感嘆自己於幼年時,因環境因素,琴少練了,技巧不夠完整,以致於彈奏有些作曲家作品,力有未逮。 大師這種謙虛與追求完美的態度 足堪為所有音樂人的典範。

相對於技巧,音樂性可以說是心理的、內在的表現。 既然與心理有關,就不受到年齡的限制,可以隨著年齡與時間的增長而有無止境的成長。 年齡的增長代表著一個人的心智、閱歷、人生態度、處世哲理與時俱增,不受身體影響。 有些演奏家會對同一首樂曲錄製了兩次或三次錄音,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樂曲有不同的體會,詮釋方式有就有所不同。

技巧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無法一蹴即成,不可能一覺醒來,技巧就有長遠的進步。 音樂性則不然,有可能經過大師的指點,下一次彈出來的音符,就給人驚艷的感覺。 今天被女朋友甩了,晚上練蕭邦的送葬進行曲,就體會到那股槁木死灰的感覺。 讀到「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拳,就領悟到彈奏莫札特的方法,把所有的技巧都忘了, 反璞歸真。 音樂性有可能「頓悟」,一秒鐘的靈光乍現,或是心靈悸動,勝過一個月的技巧練習。

音樂性如同是一個人的大腦,技巧就像是手足。 手足越靈活,可供大腦驅使的操控性就越多樣,越複雜,彈奏的音樂就有多種的面貌,在經過多方考量,就可以在這麼多面貌中,選擇一種最適合作曲家與自己的面貌。 大腦要是思考不足,空有靈活的雙手雙腳,反而不知該如何驅使,這樣能彈奏出的面貌就有限。 手足為大腦所用,如同技巧實為音樂性所用,技巧與音樂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技巧好壞的關鍵人物,根據我的觀察,是每天陪練的家長。 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會彈琴,或者彈琴的功力早已不如這些「現役的選手」。但是國小學童,畢竟年紀小,不夠成熟,自我要求不足,練了幾年的琴,一聽到節拍器還是排斥,一首曲子練了兩個星期,每次練習還是從頭彈到底,永遠前面的最熟,後半段就「崎嶇坎坷」,會的還是會,不熟的,還是不熟。 這些練琴的盲點,練的人都「當局者迷」,每天在旁邊聽的父母可是心知肚明。 即是不會彈,每天聽也練就出一套「指導原則」,扮演教練(借用劉軒的話)的角色在合適不過。有位家長媽媽告訴我,她有位朋友竟然要跟她學鋼琴,讓她感到受寵若驚,也很啼笑皆非,因為這位家長媽媽壓根沒學過鋼琴。 可能是因為她都陪著女兒上課的關係,所以對女兒彈琴的缺點知之甚詳。 回到家把老師的話重複一遍,並要求照著老師交代的方法練習,當然在外人看來coaching得頭頭是道,難怪被誤認為這媽媽一定也是鋼琴老師。 其實陪孩子練琴,一點兒都不難,聽到彈不順的地方,就要求分段練,放慢速度練,聽到彈得呼圇吞棗的地方,就拿出節拍器要求照著練。 幫助孩子克服的惰性,對孩子的技巧當然有幫助。

(只有經過歲月的焠鍊, 智慧的累積, 才有辦法彈奏出如此平靜祥和的音樂.)

或許有人會認為,家長的過度督促,將使孩子對練琴心生厭煩,充滿怨氣,彈出來的琴音缺乏音樂性。 老實說,我倒不這麼認為。 只要孩子,練得下去,肯繼續練習,有沒有音樂性,實非家長之過。 別忘了學琴的路上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也就是孩子指導老師。 張俊彥老師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如果學生在準備期末的考試,應該在兩週之內,就把技巧練好,再來的時間,就是老師教導詮釋的方式,這後面精雕細琢的時間愈多,準備就愈充分,要是到考前兩週才把技巧練好,那老師在詮釋的方式上的指導就有限,考試的準備就不夠周全。練習一首新的樂曲,不管要不要考試,何嘗也不是如此? 老師在講解樂句詮釋方式的過程,應該是學習樂器最精華、最有趣的部分。看似複雜,令人眼花撩亂的樂譜,經過老師的斷句、分析,賦予了每個音符的生命力,每個音符似乎都活了過來,躍然紙上,跟你打招呼。 然而,囿於每個學生的理解力,接收訊息的程度不同,老師的發射頻率對不準學生的接收頻率,使得學生在音樂性的學習會打點折扣,無法儘得老師的真傳。 因此博覽群書,增加生活的觸角與體驗,這些看似與音樂無關的活動,卻可使提升自己與老師對話、溝通的能力。跟老師說同樣的語言,處於相同的頻道,練琴的過程會成為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彈琴的樂趣與成就感於焉產生。

哥哥在這一兩學期期末會考的老師評語上, 都被稱讚音樂性佳,在我們家長看來,實在憂喜參半。高興的是哥哥對音樂、對彈琴還是有樂趣,琴音令人聽起來不會單調無聊;憂的是我們明確知道他的練琴時間,相對於班上其他同學,實在不多,看課外書還比練琴的時間多。 這音樂性佳的優勢能維持多久? 

好吧! 你不練琴時,我當你在練音樂性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