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於12月1日(2008)的報紙上,用超過三分之二的版面,質問了一個主題「童年學彈琴,為啥從此不愛樂?」。 含蓄地指出你們這些家長啊,何必從小就花錢讓你們小孩學音樂? 不僅剝奪了他們的快樂的童年,長大以後,他們還是一樣不愛音樂,也不會去音樂廳欣賞,更不用說會主動彈琴,你們家長這麼做還不是希望孩子來實現你們未實現的夢想?

     當了八年的父母,養了兩個小孩,有兩個決定常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報章雜誌上引起討論,而我們的決定總是在討論中屬於負面的一方:一是學音樂,一是學英語。 我們都在小孩很小時(四歲左右)就開始學習至今,未曾間斷。 弔詭的是,每每閱讀到這方面的討論,都沒能說服「誤入歧途」的我「迷途知返」、「改邪歸正」。 不曉得是我太「桀傲不馴」、「頑固不靈」? 還是報章雜誌的專家學者「以偏蓋全」,只看表面,探討得不夠深入?

    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後,就會擬定達成目標的執行步驟及方法,然後就會執行,等到執行一些時候就會檢討。 如果目標的達成不盡理想,並不會草率地否定目標的設定,一定會先檢討執行過程是否有缺失,是否按部就班地根據步驟及方法切實執行,並且討論遭遇困難或窒礙難行的部分,必要時修改執行方法。 如果執行方法正確但效果不彰,才有可能質疑目標設定是否正確。

    遺憾的是,以聯合報這個主題看來,都是以結果論來質疑否定原來的目標設定。 如果我們能夠討論執行中所遭遇的困難與盲點,幫助父母們搬開阻礙兒童學習過程中的石頭,或許就不會出現文中所提到牙醫師會準備電子鋼琴,要讓他女兒學鋼琴時練習的錯誤觀念(電子鋼琴觸鍵輕,當鋼琴練,練久了有傷玉手)。

盲點一: 「總是害怕輸在起跑點」?

    小孩子在七歲之前,生長之快速,沒有養育小孩經驗的人可能無法想像。 兩、三歲學琴可算是就趕鴨子上架,然而到了四足歲的小朋友開始學彈鋼琴,身體與手指已經足夠負荷。 況且,初級的教材也不可能要求學生張開手掌彈八度音,教材由淺而深,小孩的身體也是跟著成長。 所以嚴格說起來,滿四歲的兒童開始學琴,並不算早,並不為過。 那麼,八歲、十歲、十二歲再開始學就太晚了嗎? 當然不算晚,只是站在父母的立場,孩子越大,可以左右孩子的程度就越小,是否能就父母所願學習古典音樂之美,可就在未定之天。 再者,年齡越大,所需克服的障礙(比如說視譜能力(就鋼琴此項樂器) ,手眼協調能力)就越多,會比年紀小就接觸的小孩,要花更多的時間克服。 「太早學彈琴,學拉琴,不見得好」,但是我要明確指出:「也不見得不好,如果想讓孩子學得更長久,甚至是必要的。」

    與其說是「害怕輸在起跑點」,不如說是為了「幫孩子多開了一扇窗」。

盲點二: 「要不要學琴 常是大人單方面而決定」

    有人會問剛出生的嬰兒要喝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嗎? 現在的父母很怕幫小孩拿主意、做決定,深怕決定做錯了會毀了小孩的一生。 古希臘人教育他們的小孩在二十歲之前只學習兩件技能: 音樂與體育。 如果大人覺得音樂不重要,當然大可不必讓小孩學,不學也是一種決定。 如果大人覺得音樂應該學,就該想辦法如何讓小孩子學習。 就好比吃青菜,如果小孩不喜歡吃,大人當然不應該讓小孩率性而為,不吃就不用吃,一定會連哄帶騙,威脅利誘,甚至板起臉孔,運用權威命令。 要讓孩子學音樂要比吃青菜複雜多了,大人應該了解的是何時讓小孩開始學,要學什麼樂器,要找怎樣的老師,該如何評鑑老師,多久該換老師,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是什麼,該如何觀察小孩是否有興趣學習,該提供怎樣的環境幫助小孩更有興趣學習。

    根據當父母的實際經驗,大人與小孩的興趣有直接的關係,小孩常是以大人的喜好為喜好,衝突根本不大,大人常接觸的事物,小孩就會感到比較熟悉,自然就比較有興趣。該學就去學,而不是老去問孩子要不要學,學了才知道有哪些問題會發生。

盲點三: 鋼琴,不好嗎?

    鋼琴沒有音準問題,有彈奏和弦的優點,是音樂的基礎,也是所有樂器的基礎。 音樂系的學生在主副修的樂器當中,有一項必須是鋼琴。 以彈奏的姿勢來說,鋼琴是最舒服(有椅子坐) ,也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樂器。 對年紀滿四、五歲的小朋友,較不會有運動傷害。除鋼琴外,小提琴因有尺寸之分,小朋友有適合其身材的1/8,1/16的琴可練習,但我不確定的是,小到四足歲的小朋友是否合適?畢竟小提琴的拉奏方式比較不自然。但是我肯定六、七歲的體格已經夠健壯。 其他樂器,尤其是管樂,牽涉到身體的成熟度 應該等到十歲以後就不會有運動傷害。 因此學鋼琴的學生眾多且年齡層分佈最廣 有其理論根據與經得起實務的考驗

    鋼琴適合年紀小的初學者,但也是最難學成的樂器。 練了三、四年,會遇到學習的瓶頸,難度之高,會使人打退堂鼓,放棄學習。 此時可以考慮是否要繼續學習,或者轉換其他樂器。 學生心理的挫折,尚需要父母師長加以輔導,換樂器學習,不是失敗者的表現,只是鋼琴不適合你罷了,沒什麼好見不得人的。 況且有了鋼琴的基礎,學習其他樂器都會比較得心應手,成就感會失而復得。 其實,當今國內樂壇,管樂手最為缺乏,像是小喇叭、伸縮喇叭、低音號、法國號、巴松管......會吹奏的人熾手可熱。 目前會學這些樂器,大部分都是音樂系學生,在市場供需上,還是供不應求。 如果把學鋼琴的熱潮,導向其他樂器的學習,相信國內的樂壇,發展的會更加健全完整。

盲點四: 音樂是要「玩」的?

    「玩」音樂是把會的技巧,加以自由發揮,是屬於「見山又是山」的層次; 「練」是把不會的技巧練到會,是屬於「見山不是山」的層次。 「玩」是遊刃有餘,easy to have fun;「練」是力有未逮 no fun at all。 練習顯然會遭遇較大的挫折,不練是玩不起來,練得越多越深,能玩的深度與廣度也就越高。沒有經過練的階段,也就達不到玩的境界。

   學音樂,需要有系統的學習與規律的練習,也是培養一種紀律。

    如果從台灣經濟起飛的1970、80年代算起,當今四十歲以下的古典音樂工作者,都是在這股「童年學彈琴」的熱潮中成長的第一代「實驗品」。 目前這些「實驗品」個個頂著國外名校的學歷,不管在國際比賽或者是表演,都已經嶄露頭角,有著傑出的表現且佔有一席之地,可以說逐漸完成了國內樂壇的世代交替。亨利 梅哲驚訝於台灣弦樂手素質的精良,將他的人生最後十七年貢獻給台灣,奠定了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的基礎。我們的古典音樂環境,當然有許多改進的空間,但實在不像報導中的如此不堪。精緻文化如古典音樂的發展與傳承,無法一蹴可成,我們也不過才走了四十多年,與歐洲三百年的音樂發展歷史相比,我們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報導文章如後:

童年學彈琴 為啥從此不愛樂?

【記者梁玉芳、鄭朝陽】

2008/12/01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早在這句經典廣告詞在十多年前出現之前,許多台灣家庭就視「讓小孩學鋼琴」為童年必經過程;現在,未滿周歲的小孩也有音樂潛能開發課程可上,不少家長深怕輸在起跑點上。

台灣人學琴 比歐洲還瘋

推動古典樂的大提琴家張正傑觀察:台灣學鋼琴的風氣比歐洲還盛,這與一般想像很不同;「現在全世界最愛讓小孩學鋼琴的,就日本和韓國啦。台灣近年退燒一點了。」

張正傑認為,亞洲父母望子成龍,加上對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的文化、階級意義的想像,常不問孩子愛不愛,先送去學琴再說。

為什麼學琴 爸媽規定的

資深鋼琴教師包絲華指出,為什麼讓孩子學琴,培養興趣、氣質、走音樂路、不能輸在起跑點等等都是原因,都讓人敬佩;但練琴很花時間,所以孩子該是學習的主角,但,「要不要學琴,常是大人單方面決定。」

功學社家族成員、鋼琴家謝婉玲說,早期台灣兒童的音樂教育幾乎等同於「學鋼琴」,家庭財力還可以的,家裡就會想辦法買一架琴,送小孩去學琴。

但是,問題是,謝婉玲反問:「台灣學琴的小孩這麼多,長大了為什麼不會變成音樂會的支持者?」

比賽得獎狀 管你愛不愛

她笑說,「或許我們演奏者該怪自己啦,」但令人憂心的是,我們的音樂教育、普遍的學琴經驗,並沒有帶來對音樂的「鑑賞能力」;這現象也發生在美術上,懂畫、欣賞畫、願意看畫展的人也不多,太少的藝術欣賞人口無法支撐起可觀的本土文化產業,也無從滋養本土藝術人才。

包絲華由多年教琴經驗看來,大半父母看待學琴這件事,多半是功利性的;「上台比賽」和「考上音樂系」,是他們最在乎的;至於孩子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彈琴是不是得到樂趣,就排在次要了。

坊間許多琴力「檢定」、「比賽」也就應運而生,是不是具公信力尚待斟酌,但可讓家長覺得學費花得值得,孩子也得到申請學校或許可派上用場的證書及獎狀。

家裡有訪客 你來秀一段

樂評人焦元溥最近也呼籲,學琴是不帶功利之心地培養下一代對美的感受、增進藝術修養;如果出於算計,想讓小孩在校可以表演,客人拜訪可以炫耀,申請入學可以加分,那多半只造成一批批「學音樂又恨音樂」的小孩,不僅摧毀他們對藝術的感受,也扭曲音樂教學。

觀察台灣小孩學琴文化,是台灣父母望子成龍的縮影。「大半來學琴的孩子,還會上英文、作文,速讀、心算等才藝,至少一種,放學後的時間都是滿檔。」包絲華說,「看著接送的媽媽在孩子彈琴時累得在沙發上睡著了,真的滿心疼的。」

老師要驗收 練琴趕進度

牙醫師李偉文在女兒出生前,就買好電子鋼琴「待命」;等雙胞胎女兒上小學,就送到連鎖鋼琴教室學琴。「學琴是為他們的生命多開一扇窗,像愛因斯坦每天都拉小提琴。」他相信,學會樂器,能提升境界。但他坦承,父母一廂情願的作法錯了。

李偉文認為,沒來得及讓孩子認識音樂、喜歡音樂,就要他們不犯錯地彈出曲子來,結果就是平時鋼琴沒人彈,「只有禮拜天晚上被迫練習,好應付隔天老師進度驗收。」

李偉文反省,這樣下去,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連孩子欣賞音樂的胃口都打壞了。於是,停掉鋼琴課。神奇的是,她們反而會自動彈琴,「從『彈樂器』回到『彈音樂』的正確方向」。


【2008/12/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寶貝「玩」音樂 不為圓父母的夢



【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2008/12/01

 

海洋大學藝文中心主任、大提琴家張正傑認為,學琴該是一件快樂的、好玩的事,千萬別逼著孩子坐上琴椅,「學琴不應該變成親子大戰」。

「但是,多少孩子是買了琴三個月後就放棄了?」張正傑有些不忍,他認為,音樂該是讓人快樂的,音樂是要「玩(play,是豷玩豶,也是豷彈豶)」的,「玩音樂,是很重要的態度」,所以孩子該由其中得到趣味,而不是負擔;但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加諸孩子肩上,太沉重了。

張正傑說,他不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學音樂,有些孩子就是定不下來、音感不好,何必非學音樂不可?還有許多才藝更適才適性。

他指出另一種父母常見的謬誤是,「總是害怕輸在起跑點上」,兩三歲就趕鴨子上架。但他認為,「太早學彈琴、學拉琴,不見得好」;最好的時機是「孩子準備好了」,每個孩子的時間點不同,主動的學習永遠是最有效果的。

另一個謬誤是:學音樂不該是學會演奏樂器,而是懂得欣賞音樂之美,才談得上陶冶、抒發心靈。張正傑說,許多家長在意的是「我的小孩可以上台表演了」,音符有沒有彈對、拍子有沒有數錯;但是,更重要的是品味、鑑賞音樂的美;會不會拉、彈,都沒有心的感受來得重要。

張正傑說:「我是近十年,才真正懂得『玩』音樂的快樂。」即使歐洲學成、演奏無數回,「每次上台總是壓力大得要命。」他相信,有許多音樂家還是如此。
【2008/12/01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