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學鋼琴,但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鋼琴家

當一首樂曲經過錄音過程之後,在台上演奏就簡單多了

~ ~ Dr. Kamil Tokarski

Darren八月中在Festival MusicAlps接受鋼琴家羅傑(Pascal Rogé!)的指導,深獲大師的肯定。回到台灣後由於手中已經練好一些完整的曲目,就建議他把這些曲目錄音錄影下來,以後需要影片的時候就可派上用場。正在煩惱不曉得去哪裡錄音時,突然在FB跑出下列的訊息:

“Dr. Kamil Tokarski是一個波蘭駐台鋼琴家,在美國取得鋼琴演奏博士後搬到台灣,並在台北成立了Tokarski Piano Studio,進行鋼琴教學及錄音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琦騰音樂會A4 RGB.jpg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ellophent.jpg  

彈琴的人呀! 彈琴時你像是熱情的演員,還是冷靜的說書者?

當我們閱讀到一則精采的故事,自己讀得津津有味,興奮之餘想要表達故事的內容給更多的人欣賞,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是用演的,自己化身成故事的角色,時而主角,時而配角;一是用說的,坐在椅子上,照著故事作者的語法,一字一句的念出來,沒有多餘的肢體動作,只有說話者聲音的高低起伏。彈琴何嘗不也是如此? 譜架上擺的是二、三百年前已經寫好的劇本-樂譜,那麼彈琴的你,是要用演的,還是說的,來介紹這美妙的音樂呢?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暑徦嘛! 請容我偷個懶,轉貼一篇從青年鋼琴家范姜毅FACEBOOK上的文章,提供給各位暑假還很辛苦練琴的老師、學生或家長們參考!

 

 【How Many Hours a Day Should You Practice ? / 你每天應該練多久的琴?】♩.

Fan-Chiang Yi 范姜毅寫於 2011年6月4日 23:00

by Dr. Noa Kageyama (中文翻譯 : 我的FB好友、音樂人 Robin Mok / 校訂 : 范范)


2小時? 4小時? 8小時? 12小時?

練多久才夠呢?

真的有練太多這種事情嗎?

是否真的有一個最佳的練習時數呢?

  演奏家們怎麼說

有一些20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們曾經分享過他們對於這問題的想法. 我曾經讀過一本魯賓斯坦訪談錄(也或許是霍洛維茲 — 我不太能記得是哪一位了), 在那本書中大師提到沒有人應該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 也就解釋說如果你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 你可能用錯方法了.

其他偉大的藝術家們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據說小提琴家 納坦.米爾斯坦有一次問他老師 雷奧帕.奧爾他一天該練多久. 他老師回答 : ”如果你用你的手指練琴, 永遠都練不夠的, 如果你用你的大腦練琴,兩小時就足夠了”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花式滑冰(figure ice skating)比賽都會有兩項評分, 一是技巧性,一是藝術性,這兩項份數加起來的總分最高,就是冠軍。 技巧性是指選手能跳得多高,在空中能轉多少圈,旋轉的組合有多複雜;音樂性則是指肢體動作是否能像舞蹈般的優美,是否能感動人。 可以預測的 年紀輕的選手,總以技巧取勝;年紀略長,則以藝術性見長。  

音樂比賽的評分標準,也是包含了技巧性與音樂性兩項因素,只不過不像滑冰比賽可以分得這麼清楚,因為技巧藏在音樂性裡,音樂性需要靠技巧來呈現,兩者「妳泥中有我,我泥中有妳」,很難分得一清二楚,所以音樂比賽的成績不會明確告知技巧多少分,音樂性多少分。也因此音樂比賽總會招受不公平、不客觀的爭議。 這倒也無可厚非,藝術本來就是主觀的感受。 這也是花式滑冰會偏向運動項目,而樂器演奏則屬於藝術範疇的原因。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Zoe 8.jpg   
今年(2011)1月30日六點鐘,中華路的國軍藝文中心外排著長龍等著入場。 這是一個舞蹈教室的展演,入口處掛著兩張大海報,一張是一位國中生大姐姐,穿著硬鞋,惦著腳尖,身穿優雅的芭蕾舞衣,擺著專業的芭蕾舞姿,代表著這家舞蹈教室獨沽一味,只教正統芭蕾。 另一張是一位小女孩,側著身,身穿著練習舞衣,手握著把桿,大大的眼睛,有著天使般的笑容。 這張海報代表著舞蹈教室也有幼兒芭蕾,從小培養。 這小女孩是我們家女兒。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hordette 1.JPG   

每年春秋兩季的音響展,我都會趁著地利之便,找時間進去逛逛,看看有沒有新的資訊或是便宜可撿。 這幾年對音響的需求不高,孩子越來越大,能找個時間好好聽音樂的時間越來越少,反倒是樂器更換了不少,音響的主要成員: 揚聲器、前後級擴大機、DVD Player,都已經就位,沒有多餘的預算可以升級。 倒是週邊設備像是訊號線或是喇叭線、角錐,看看有沒有特價品促銷。 有一年就買了雅士音響自行研發的電源濾波器,價格就非常超值。 去年十一月的音響展,原本已經不打算進去參觀,沒想到妹妹從公司拿了幾張公關票給我,有了票就不要浪費,勉強找個時間,在星期六早上,我們家哥哥去上英語課,妹妹去游泳,抽空到展場迅速瀏覽一下。沒想到,在短短的一個小時,竟然就替家裡的音響組合增加了新成員。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補教英文名師徐薇最近把英語教育的「目標市場」,從國、高中學生向下降低成國小學童,標榜國小畢業就會具備國中生的英語能力。 從她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國、高中生的英語文能力已經定型。 程度好的學生,在學校教育及補習制度中加強英文能力,輕輕鬆鬆成績就扶搖直上; 至於程度不好的學生,再怎麼拼命苦讀,成績還是如同一攤死水,進步有限。 更何況國高中生已經有許多學科要念,能夠花在英語學習的時間實在少之又少。 國小學童可運用的時間較多,在這時期加強英語,成效自然顯而易見。

這個論點,我完全贊成。英語能力培養的關鍵,就在於學生花了多少時間與英語相處。就像開車一樣,花的時間愈多,熟練的程度就愈高,與個人的資質關係不大。 程度好的學生,連玩樂休閒的時間都可以接觸到英語,使用到英語,與英語相處的時間就多很多; 程度不好的學生,就只有在拿起英文教材背誦的那一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與英語無關,背了卻沒有使用的機會,就更容易忘。 兩相比較之下,兩者與英語相處的時間就差了許多。 難怪我國不管哪一個階段學生的英語能力,都呈現雙峰現象: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舒曼.jpg

興趣或熱情與學習的關係,洪蘭教授在序中有下列的敘述:

“書中有一段對話非常的好,作者問她的學生:「陶非你幾歲開始學琴?」。他說:「接觸琴是十歲,但是真正的開始是 喜歡拉琴以後。」大哉回答!喜歡才是學習的開始,什麼時候開始學不重要,什麼時候真正喜歡才是關鍵。”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不太喜歡「黃金起跑點」這個名稱。 這個名稱太具有侵略性,起跑是賽跑的起點,有跟別人一較高下,爭個你輸我贏的味道。 人不需要為競爭而活,人跟人之間的相處,可以是分享,可以是互相扶持、攜手並進。 我想要討論的是,到底有沒有「黃金學習時期」?

cello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